1.6 結論

見地是最終的參考點

在所有的宗教中, 見地是修行的基礎, 因為見地決定我們的動機與行為.

以外相來評估或判斷一條道路或宗教, 不僅不智, 更可能導致偏見.

在一個宗教裡的善, 可能是另一個宗教裡的惡或無關緊要的. 比如錫克教男士從不剪髮或剔鬚, 但東西方傳統的出家人通常都剃光頭, 清教徒則可以隨意處置他們的頭髮. 每個宗教對於它們的象徵和修持都有深刻的解釋---為何不吃豬肉、不吃蝦、為何必須剃頭或不准剃頭. 然而在這些無盡的可與不可之間, 每個宗教必定有個基本的見地:而見地才是最為重要的.

決定行為是否恰當, 最終的參考點是見地. 評估行為, 要看它和自己的見地是否相配.

不充分瞭解他人的見地, 就不能判斷他人的行為.

四法印的美妙邏輯

我們現在回過頭來重新看一次四法印:

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 (諸行無常): 了解此真諦, 就會視一切事物為短暫而無價值, 當我們瞭解所有的財物就是無常的和合現象, 無法永遠緊握不放, 佈施實際上就已經實現了.

一切情緒皆苦(諸漏皆苦): 理解此真諦, 會發覺自我這個吝嗇者是主要的罪人, 其除了給我們窮困的感覺外, 一無是處. 因此不攀緣於自我, 我們找不到原因來執著財富, 因而再也不會有吝嗇的痛苦. 佈施成為一種愉悅的行為.

一切事物皆無自性(諸法無我): 攀緣只是徒勞, 因為不論我們攀緣什麼, 它們都不具真實存在的本性. 根據這三種見地的佈施, 一定會讓我們瞭解到這是無目標的. 它不是要用忍受犧牲來換取認同, 或保證得到一個更好的來生.

涅槃超越概念(涅槃寂靜): 沒有價碼、期待或附帶條件的佈施, 讓我們得以一窺第四個見地---解脫是超越概念的這個真理.

如果我們將佈施等善行的圓滿與否, 以犧牲標準來衡量的話---譬如說除去了多少貧困---那我們永遠無法達到圓滿. 窮困是無盡的, 窮人的欲求也是無盡的. 甚至富人的欲求都是無止境的. 事實上, 人類的欲望永遠不可能完全滿足. 一旦你瞭解自我以及所有的財富都是無常而不具真實本性, 就不會有執著, 而那就是最圓滿的佈施.

深入瞭解業報, 清淨和非暴力

業是由意識(心、或自我)所集合而成的. 如果這個自我因貪愛或嗔恨而行動, 就會產生惡業. 如果念頭或行為的動機是基於慈愛、忍耐和希望他人快樂的原因, 就會產生善業. 然而, 動機、行為和業果本質上皆是如夢如幻的. 超越業報, 不論是善是惡, 就是涅槃. 任何不是根基於這四種見地的所謂善行, 都只是正義(Righteousness)而已, 它不是悉達多的究竟之道. 即使你能餵飽全世界所有饑餓的眾生, 但是如果你全無這四種見地, 那麼它只是一個善行, 而非通往證悟之道. 事實上, 它可能會是一個設計用來豢養和支撐自我的正義之行.

佛教徒實踐非暴力, 並非只是微笑退縮或溫馴體貼而已. 暴力的基本原因來自於執著極端的想法, 例如公平或道德. 這種執著通常來自於採取二元見地的習慣, 例如善與惡、美與醜、道德與不道德等. 個人僵化的自我正義感佔據了所有的空間, 以至於容不下對他人的同情心, 理智因而喪失. 如果能瞭解所有這些見地或價值觀, 以及鼓吹它們的人都是和合而且無常的, 就能防止暴力.

當你沒有我執, 不攀緣自我, 就完全沒有理由使用暴力.

四法印: 無法分割的整體

在佛教中, 任何建立或強化這四種見地的行為, 就是正確的道路. 而任何與這四種見地矛盾, 包括有些看似慈悲的行為, 都不是佛教道路的一部分.

我們可以說這四種見地是佛教的主幹. 我們稱之為"真諦", 因為它們是單純的事實. 沒有人製造了它們, 它們不是佛陀神秘的天啟, 也不是佛陀開始教法以後才變成的事實. 依照這些原則生活, 並非儀式, 也非技巧; 它們不屬於倫理或道德, 也無法被專屬或獨享.

對不覺知或不相信這四種真諦的人, 佛教徒認為他們是無明的. 然而無明並非拿來作為道德判定的原因.

出離中的豐富

一個不管他是國王、商人、娼妓、吸毒者或企業執行長, 都可以仍然接受四真諦, 因為基本上, 我們所珍惜的, 並非放棄物質世界的這個實際的出離行動, 而是珍惜能瞭解並接受真諦的能力.

我們要瞭解這四種見地, 不一定就得拋棄一切;反之, 我們對事物的態度開始改變, 它們的價值也因而改變. 就因為你的財富比某人少, 並不表示道德上你就比他清高. 事實上, 謙卑本身可能是虛偽的一種形式. 當我們能瞭解物質世界的無自性和無常, 出離就不再是一種自我虐待的形式. 它並不是要人們折磨自己, "犧牲"一詞就具備了不同的意義. 有這樣的了悟, 一切事物的重要性都會和吐在地上的口水差不多. 我們對口水不會傷感. 失去這種傷感, 就是大樂之道, 稱為善逝(Suagta). 能瞭解出離為大樂, 往昔的印度有其它許多王子、公主及將軍自宮廷生活出離的故事, 就不足為怪了.

道德如果不能伴隨這四種見地, 同樣地也可能被扭曲. 道德餵養自我, 把我們變成清教徒心態, 批判和我們道德觀念不同的人. 我們執著於自己的道德觀, 看不起別人, 並且想把我們的觀點強加他人, 甚至不惜奪取他們的自由. 要避免碰上任何一切不善的事物是不可能的, 然而. 只要我們能應用這四見地的任何一項, 就能避免一切的不善.

如果我們能在經驗上, 而不只是智識上瞭解這四種見地, 就能開始化解我們對如幻事物的執著. 這種解脫, 就是我們所稱的智慧, 而佛教徒尊崇智慧勝於一切. 智慧超越道德、慈愛、常識、容忍以及素食主義, 它並非人們需要向外尋求的神化靈性. 我們要生起智慧, 首先要聽聞四見地的教法, 而且不只是接受它表面的意思, 更要分析並思索. 如果你確信這條路能替你清除某些迷惑, 帶來某些解脫, 那麼你就可以確實將智慧付諸實踐.

一旦在智識層面接受了見地, 你就可以應用任何能夠加深瞭解和領悟的方法, 換句話說, 你可以用任何技巧或修行來幫助你, 將認為事物是堅實的習慣, 轉化為視它們為和合, 相互依存並且無常的習慣. 這才是真正的佛教禪定和修行, 而不只是筆直地坐在那兒像個紙鎮而已.

茶杯與茶: 在文化中的智慧

四真諦好比茶葉, 而所有其它用來實踐這些真諦的方法, 諸如修行、儀式、傳統以及文化裝飾物, 就好比杯子一般. 技巧和方法是能見而有形的, 但真諦卻不是. 我們的挑戰, 是在於不要被杯子迷住.

佛教的精義超越文化, 但佛法有許多不同文化的人修持, 他們用了各自的傳統, 像杯子一般, 來裝載教法. 如果這些文化裝飾物能幫助眾生又不產生壞處, 而且如果它們不與四真諦相抵觸, 那麼悉達多會鼓勵這種修行. 雙手合掌雖然不一定意謂神聖或引請法力, 但在許多文化中它是尊敬或問候的動作.

好幾個世紀以來, 人們製作了許多不同廠牌和風格的杯子. 不論背後有多少善意, 不論它們多好用, 如果我們忘了裡面的茶, 杯子就會變成障礙. 雖然它們的目的是承載真諦, 我們卻專注方法, 而非結果.

悉達多自己曾說, 最好的崇拜方式, 就是單純地憶起無常的原理、情緒的痛苦、現象無自性, 以及涅槃超越概念. 他希望眾生能解脫他們對真理的謬見和無盡的誤解.

尊敬和宗教性的熱誠二者常被混淆. 由於不可避免的外相, 而且由於某些佛教徒的技巧不足, 局外人可能認為我們把佛陀和傳承上師當成神一樣的來崇拜. 舉例來說, 中國人稱某些上師為"活佛". 這種稱謂是蠻危險的, 因為雖然一個人可能借由觀想老師和如佛陀一般而獲得利益, 但是熟悉的人可能會認為這個學生被虐待狂騙子所矇騙了.

如果你想知道怎樣才能決定一條正確的道路的話, 只要記住任何與四真諦不相抵觸的道路, 都應該是安全之道. 終究而言, 並非位階高超的上師在守護佛教, 四真諦才是護衛者.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