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一切是空

抓住空性

我們所見, 所聞, 所感, 所想, 所知的一切存在, 純粹只是空性, 而我們將某種"真實性"附加或標示於其上而已. 人們將世界標示或理解為真實, 是來自於強烈的個體與集體的習氣---我們所有的人都這樣做. 我們急切地想要找到真實的伴侶關係、安全感、表揚、成功, 或只是安詳寧靜. 我們甚至能抓到與欲望相似的東西. 當我們依賴外在的實體性時, 終究會失望. 事物並不如其所顯現---它們是無常的, 而且不完全在我們的掌控之中.

如果我們像悉達多一樣確實地去分析, 就會發現諸如形體、時間、空間、方向、大小等附加的標籤, 都很容易被解構. 悉達多了悟到, 甚至自我都只存在於相對的層次, 恰如海市蜃樓一般. 他的體悟, 終止了期待、失望與痛苦的迴圈. 在證悟的時刻, 他自忖, 我已找到了一條深奧、安詳、非極端、清晰、滿願又有如甘露一般之道.

我們有限的邏輯

我們被短暫的想法所困, 被現實性所囿限. 對我們而言, 能夠掌握而且即刻有用的東西, 才值得我們投下時間和精力. 以這種條件看來, 佛陀所定義的空性似乎完全無用. 我們可能會這麼想----思索現象世界的無常及空性有什麼益處?空性能帶來什麼利益?

以有限的理性, 我們對什麼是有道理的, 什麼是有意義的, 有一套定論---而空性卻超越了這個限制.

悉達多認為, 一般的、理性的思惟是有限的. 我們不能, 或不願超越我們自己的舒適區去瞭解. 用昨日、今日、明日這種線性的概念來操作, 比如說"時間是相對的", 來得實用得多.

這個世界如此依賴的線性時間觀念, 卻無法說明時間沒有真正的起始也沒有終止的事實.

我們用這種充其量只能說是不準確的理性, 將事物度量或標示為真實存在的. 在我們認證的過程中, 功能延續性共識這三者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我們認為如果某個事物有功能----舉例來說, 你的手似乎有拿著這本書的功能----那麼它一定以一種恆常, 究竟、有效的方式存在.

接受部分的邏輯

一條河, 水在流, 永遠在變, 然而我們仍然稱它為河流. 如果一年之後我們再度造訪, 會認為它是同一條河. 但它是如何相同的呢?如果我們單獨挑出一個面向或特性, 這相同性就不成立了. 水不同了, 地球在銀河中轉動的位置也不同了, 樹葉已落, 新葉又長出來了---剩下的只是一個相似於我們上次見到的河流表象而已.

以"表象"作為"真實"的基礎是相當不可靠的.

我們一般人對真實的定義來自於不完整的分析, 如果分析帶來了令人舒服的答案, 如果它給了我們所想像的, 我們就不再深入了. 要確定某個東西真實存在的唯一辦法, 就是證明它獨立存在, 而且不需要詮釋、不能造作或不會改變. 我們日常生活上一切似乎能作用的機制, 不論是身體的、情感的及概念的, 都是由不穩固、不恆常的部分所聚合而成, 因此它們隨時都在改變. 事物要真實或獨立地存在, 就不能被製作或被創造的, 因為這要依賴製造者. 我們生命中的一切覺受都是"在目前是". 事物目前顯現出存在, 我們就是沒有勇氣或意志, 如此地看待事物. 加上由於我們沒有以部分看待事物的智慧, 便將就地視它們為整體.

有醒來的勇氣, 並且加以檢視, 就是佛教徒所說的出離心. 與一般的信仰相反, 佛教的出離不是自我懲罰或禁欲主義. 悉達多願意, 而且能夠見到我們一切的存在, 都只是標籤附加在並不真實存在的現象上而已. 經由此, 他覺醒了.

佛陀不是被虐待狂

在悉達多的教法中, 並不特別反對美麗和享樂甚於其它的任何概念---只要我們不認為它們是真實存在的, 而迷失其中.

相對真理: 有"某種程度"的存在

在佛教哲學中, 一切為心所覺受之事物, 在心未覺受之前不存在; 它依存於心. 它不獨立存在, 因此它不真實存在. 但這並不表示它沒有某種程度的存在. 佛教徒稱這覺受世界為"相對真理"---這是被我們凡夫心度量而且標示的真理. 要認定為"究竟", 真理必須非造作而成, 它不能是想像的產物, 而且必須不依靠詮釋.

雖然悉達多證悟了空性, 但空性並不是由他或任何人所製造的. 空性不是悉達多獲得天啟的結果, 也不是為了讓人們快樂所發展出來的理論. 不論悉達多開示與否, 空性即是如此. 我們甚至不能說它一直都是如此, 因為它超越時間, 而且不具形式. 空性也不應被解釋為存在的否定(也就是說, 我們不能說這個相對的世界不存在), 因為要否定某個事物, 你就要先承認有某個東西可以被否定才行. 空性也不會消除我們日常的經驗. 悉達多從來沒說過有什麼可以取代我們所覺受的更壯麗、更美好、更純粹或更神聖的東西. 他也不是虛無主義者, 否定世間存在事物的顯現與功能. 他並沒有否定彩虹的顯現, 他也不是說根本沒有那杯茶. 我們能享受經驗, 但僅僅由於能夠經驗某事, 並不代表它就是真實存在的. 悉達多只是建議我們檢視自己的經驗, 而且思惟它可能只是一種暫時的幻相, 如同白日夢一般.

即使在相對世界中醒著, 我們還是在無明中沉睡. 恰當的因緣聚合時, 任何事情都可能出現. 但當因緣消散, 顯現也就停止.

悉達多將我們在這個世界的經驗視如一場夢, 他發現我們的習性執著於此夢幻般相對世界的顯現, 認為它是真實存在的, 因而落入痛苦和焦慮的無盡迴圈之中. 我們深沉於睡眠之中, 如同桑蠶在繭中冬眠. 依據我們的投射、想像、期待、恐懼和迷惑, 編織出一個現實. 我們的繭變得非常堅實而綿密. 我們的想像對自己來說是如此地真實, 因而困在繭中, 無法脫身. 然而, 只要瞭解這一切都是我們的想像, 就能讓自己解脫.

是你的執著困住了你

不是顯現(外相)困住了你, 而是你對顯現(外相)的執著困住了你.

由於大多數人都認為這些東西是有價值的, 因此對一位注意形象、酷愛 Louis Vuitton的人, 很難讓她瞭解對這真皮手提包的迷戀是無自性的, 更不用說讓她瞭解這手提包本身無自性. 由於大眾文化的不斷強化, 資產階級身分和標籤的重要性在我們的心中變得更堅實, 也把我們的世界變得更不真實.

在這個世界上, 我們所做、所想的任何事物, 都是基於一個非常有限的共同邏輯系統. 我們非常強調共識. 如果大多數人同意某件事物是真實的, 通常它就變成正當有效的. 當我們看著一個小池塘, 我們人類認為它只是個池塘, 但對池裡的魚兒來說, 這是它們的宇宙. 如果我們採取民主的立場, 那麼水中族群一定會贏, 因為它們比我們這些觀池塘者的數量多得多. 多數決不見得永遠都對. 糟糕的大賣座影片可以賺得大量的利潤, 而一部獨立製作的優秀影片卻只有少數人觀賞. 而且由於我們依賴群體思考, 這世界通常是被最短視而腐敗的統治者所治理;民主制度只是訴諸於最小公約數而已.

情緒的圈套

當我們為自己主觀的認知所產生的情緒而感受到痛苦和焦慮時, 就是佛教所說的輪迴(samsara)的一種, 這是一種心理上的陷阱. 然而, 當這些困擾我們的東西消除的時候, 這種解放就是佛教所說的涅槃(nirvana)的一種形式.

很多時候, 我們的解放都是根基於一個謬誤威脅的消除, 也許打從一開始, 就沒有會造成我們受苦的事物.

佛陀的教法

業(Karma)這個字幾乎和佛教成了同義字. 通常它被理解為一種道德系統的報應---惡業與善業. 然而, 業只是一種因果的法則, 不應該與道德或倫理混淆. 包括佛陀在內, 沒有任何人對何為負面的、何為正面的定下基本的標竿. 任何促使我們遠離"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這種真理的動機或行為, 都可能導致負面的後果, 或惡業. 任何帶領我們趨近"一切情緒皆苦"這種真理的行為, 都可能造成正面的結果, 或善業. 終究而言, 不是要佛陀來審判, 只有你自己明瞭行為背後的動機.

真正的佛並非一位為時間和空間所侷限的外在救世主.

對一位精神追尋者而言, 啟發即是一切. 道路本身終究也需要被拋棄, 如同你抵達彼岸時, 就得拋棄舟一般. 你抵達時必須要下船. 在完全證悟的那一刻, 你必須拋棄佛教. 精神之路是一個暫時解答, 它是在空性被了悟之前所使用的安慰劑.

明瞭的利益

當我們尚未證得空性, 當我們不完全領悟一切事物都是幻相時, 這世界會看起來非常真切、實在而堅固. 我們的期待與恐懼也會變得堅實而無法控制. 舉例來說, 如果你對自己的家庭有堅實的信念, 就會對雙親照顧你這件事有深切的期待. 當我們自己成為父母, 只要稍微瞭解相互依存的道理, 都會有效地軟化我們對兒女的期待, 也可能因而讓他們視為是愛. 沒有這種瞭解, 我們可能有良善的動機去愛護和照顧兒女, 但是我們的期待和要求可能會令他們難以忍受.

相同的, 瞭解空性, 你會對社會當中, 忽而建構, 忽而解構的一切裝飾和信仰失去興趣---諸如政治系統、科技、世界經濟、自由社會、聯合國等.

這並不是說你必須遠離社會. 瞭解空性並非表示你變得漠不關心; 事實上, 相反的, 你生起了一種責任感和慈悲心. 在粗略的層次上而言, 你還是會爭取你個人的權益, 繼續上班, 在體制內活躍於政治. 但當情況改變時, 不論是對你有利還是不利, 你會有備而來. 你不會盲目地相信所有的希望和期待會實現, 你也就不會被結果所束縛.

Last updated